各位抖腿电音迷爱上电音是在什么时候?扳起手指来看看,好像也没多少个年头。毕竟,如今市面上大受欢迎的电音歌曲、EDM歌曲是在近十年内才开始盛行。发迹于欧陆锐舞文化(Rave)与美国派对文化的EDM,自90年代中后期开始,被电子音乐制作人、DJ们称作「Electronica」(电子乐,这是一个含糊的概念)。
于此同时,英国一大批电子乐队领先于美国进行所谓「Electronica Revolution」(电子乐革命)。而真正实现电子乐商业大众化的先驱,是流行音乐世界屹立不倒的Madonna。
四月第一刊小编带大家忆往昔现代电音的峥嵘岁月,看看电子音乐人是如何一步步突围进入主流乐坛的!抽两个评论!送出「酷狗会员」!不私信就不给你!
本期好歌优选尽在文末歌单



麦当娜作为当代乐坛的传奇,自出道起便是流行乐坛的先锋革命者,尤其是在电子音乐领域颇有建树。从Post-Disco的初尝既成功到Dance-pop的大展身手,接着大举进攻House曲风,与电子音乐亲密结缘。由于其个人的市场影响力,麦当娜所擅长的曲风也在乐坛中广为流行。
1998年发行的「Ray Of Light」是主流商业市场中第一张Electronica专辑,成功拿下四座格莱美大奖,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有口皆碑,成为麦当娜个人最为重要的专辑之一。从「Ray Of Light」开始,电子乐正式被引入全球大众流行文化圈。“电子乐教母”麦当娜于21世纪发行的六张专辑风格都沿袭着电子乐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,从Electronica到Moombahton皆有大跨度涉猎。2005年发行的「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」是00年代重要的电子舞曲专辑,进一步将电子乐引入流行市场。


出道于90年代中期的Tiësto赶上了电子音乐的地下热潮,在开放的电音国度荷兰做着蓄势待发的准备。原本与Ferry Corsten组建双人组合Gouryella,但Tiësto更倾向于个人发展。早期擅长Trance的Tiësto靠几首作品打出了国际知名度,很快他便不局限于地下电音世界的蛰伏,来到商业市场进行电音演出的试水。经过单飞后一两年的努力,Tiësto登上DJ Magazine百大DJ榜榜首,一坐就是三年。(连续十六年位于榜单前五)
既然Tiësto在众人心中是「电音教父」,那他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人听到电音、喜欢电音。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,Tiësto带来了长达90分钟的表演,史无前例地将电音介绍给全世界。从此电音在全球范围得到传播,而真正让Tiësto成为了电音「传教士」,是因为他对新人后辈的提拔。目前顶尖的人气DJ Martin Garrix、Marshmello、Calvin Harris等人都算得上是他的「徒弟」。可以这样说:因为有了Tiësto大叔,才有了我们现在热爱的EDM。


布兰妮Britney Spears早在2003年「In the Zone」中便采用过各种不同的电子元素,House、Trip hop、Electronica融合了Pop、R&B、Dance、Hip-hop甚至Reggae,脍炙人口的「Toxic」为布兰妮拿下个人唯一一座格莱美最佳舞曲录制奖项。而到了四年后更是请来一群电子乐达人炮制出个人凤凰涅槃之作「Blackout」。
作为布兰妮最优秀的专辑,其电子元素可谓先锋楷模,早在Dubstep大火几年前便率先采用,Uptempo、Downtempo与Hi-NRG再度被挖掘,欧陆复古Disco与现代元素交融,全专脱离正统House曲风重组电子乐架构,以Electro 808鼓机的全局背景进行搭载,名副其实的一张电子流行先锋专辑,也让许多后辈艺人以之标榜。


贾老板Justin Timberlake于2006年发行的个人二专「FutureSex /LoveSounds」也毫不吝啬地采用了电子元素,整张专辑以Electro-R&B为主旋律展开,Trip hop、Hip-hop、Rock结合的一首首小品曲未来感十足,单曲「Sexyback」拿下全球多国冠军,这也是乐坛第一次出现EDM与人声结合的新样式,并携手「Lovestoned」连续两年拿下格莱美最佳舞曲录制。


Lady Gaga作为00年代末最宝贵的新星横空出世,带来两张极佳的Electronica大碟「The Fame」和「The Fame Monster」,那几年全球掀起了Gaga的热潮,诸多电子乐代表作在世界各地烂大街到不行,「Poker Face」、「Just Dance」、「Bad Romance」这些旋律已经烂熟于心的经典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电子乐佳作,也正是因为这些朗朗上口的口水歌将Lady Gaga推上神坛,让电音更进一步推广,也让EDM与流行乐有了更多结合的可能。
众人拾柴火焰高,2010年,新十年之初电音嗓热潮出现,以Kesha、Jason Derulo为代表的新势力歌手通过洗脑旋律、极具辨识度的人声、混制电音风味的嗓音特效(俗称电音嗓)来吸引年轻血液,在年代之初盛行一时。
多位流行巨星用自己的亲身行动为整个电子音乐市场预足了热,是时候该电子音乐根正苗红的自己人来继续发展了。


不得不说,法国DJ王David Guetta是真正的传承者,在2009年,大卫叔的「When Love Takes Over」——「Sexy Bitch」——「I Gotta Feeling」三部曲实现了全球范围歌迷对电音的高涨热情,另外一支则是刚刚提到的Lady Gaga双专单曲七连击,双管齐下,让电子音乐空前繁荣。大卫叔依靠自己强大的号召力,从2009年至今已合作几十位艺人,持续不断输出人气EDM。


在北美,Skrillex将Dubstep大程度引入主流乐坛为更多艺人所用,与Diplo合作将EDM-Trap也变得主流化,八项格莱美舞曲/电子奖项也肯定了Skrillex的成就。


在英国,以Calvin Harris为首的英伦制作人也拉拢好友参与献唱,为Rihanna打造的Electro House神曲「We Found Love」红透半边天,自2011年起便投身主流EDM,阵容愈加强大,质量逐渐走高。


在北欧,Avicii最先带着EDM走向国际,将北欧尤其瑞典的电子市场推向世界,「Levels」甚至成为许多国人电音粉的启蒙之作,而在之后Swedish House Mafia、Kygo等制作人也随后加入到北欧电子复兴的队伍中。


